多宝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抽动症的治愈几率是多大

发布时间:2020-09-1660822次浏览

当患儿出现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和在抽动的同时,会伴有暴发性的发声和秽语可以被称之为小儿抽动症,该疾病的主要表现是抽动障碍,这种疾病对于孩子来说,影响是巨大的,需要引起重视尽快治疗,那么,抽动症的治愈几率是多少?

一、小儿抽动症应该早发现早治疗

早发现早治疗是小儿抽动症的治疗方式的重点,家长不要产生错误认知,以为小儿抽动症会随时间推移渐渐消失,反而会措施治疗和矫正病症的最佳时机,导致小儿抽动症病情加重。此外,家长也不要病急乱投医,使用土偏方等不科学方法,以免耽误病情。

二、减轻小儿抽动症患儿的心理负担

当小儿抽动症的症状频繁发作时,家长不要太过关注,避免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可以通过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有效缓解病症。如果孩子出现病症,家长对孩子不可进行打骂指责,应及时鼓励孩子,通过有效治疗减轻小儿抽动症症状,降低病症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三、控制小儿抽动症患儿的不良习惯

家长应使小儿抽动症患儿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减少孩子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禁止长时间玩游戏机。出现病症时,鼓励孩子实行自我抑制,这是很有效的儿童抽动症的治疗方式。

对待疾病导致的抽动症家长们需尽早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查明原因,而精神心理因素是家长们在日常可以有效预防的。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对其成长发育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推荐

抽动症可不可以治愈
临床治愈的患者主要体现在,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的抽动两个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且孩子的工作学习没有受到影响,这时就达到临床痊愈的标准。但对于抽动症来说,在遇到一些应激事件,如孩子学习比较紧张,考试前,天气变化比较剧烈,孩子感冒,往往好多已经痊愈的孩子,又会再次的出现挤眉、眨眼、咧嘴症状。所以对于抽动症治疗,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对于患儿一定要注意给其减压,保持心情舒畅,要保证孩子有合理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兴奋,做好日常调护,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语音时长 02:16

2021-09-29

91187次收听

孩子频繁眨眼睛是抽动症吗
孩子经常眨眼睛不一定是抽动症,因为导致小儿眨眼睛的原因非常多。如果是单纯的眨眼睛完全有可能只是眼睛局部的问题,比如最常见的就是睫毛向里面长刺激角膜导致眨眼睛,就是倒睫,如果是这种情况导致眨眼睛,倒睫给拔了就可以了。还有一部分是由于现在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比较多手机、电脑、电视,这种电子产品比较多,导致孩子睡梦明显减少出现叫干眼症,也是导致小孩老眨眼睛的原因,所以干眼症也可以,如果是这种给滴点人工泪液或者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也可以好。但是确实有一部分孩子眨眼睛也是抽动症的一个表现,需要专科的医生进行专业的检查来进一步确诊,才能够明确诊断是不是抽动症。
语音时长 01:07

2021-06-25

57200次收听

抽搐症状怎么治疗
抽动症一般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如果病情轻微,没有心理负担,不影响正常交往、不影响生活,一般采取非药物治疗就可以。主要包括合理安排作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不熬夜、不喝咖啡、浓茶叶水、少吃甜食。同时家人也要多理解和多鼓励患者,抽动症大多数预后较好,非药物治疗就可以控制。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同时合并心理问题,存在社交困难、自卑等情况就应该服药进行治疗,比如氟哌啶醇、泰必利等副作用相对较少,可以作为首选,也可以选择可乐定、阿立哌唑等药口服。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0

105767次收听

抽动症怎么治疗
抽治疗抽动症一般通过中医治疗、西药治疗、针灸治疗、家庭护理治疗。
抽动症治愈率是多少
抽动症治愈率是多少呢,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对于小儿抽动症,很多家长都不是很了解,有的家长会认为抽动症就是一种紧张反应或是调皮玩闹,对孩子不会有什么影响,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小儿抽动症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使孩子在行为上异于常人,还会对学习、生活产生严重的后果
关于抽动症预防必读
小儿抽动症是比较常发生的疾病,而如今的发病率日益增高,许多的家长都会认为抽动症并不是什么疾病,而是孩子比较贪玩罢了,这样的想法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健康,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那么,下面就是关于抽动症预防必读。
抽动症的日常的主要护理措施
我们在治疗抽动症的时候,千万不能够忽视护理的工作,专家说要是护理工作做好的话,就能够帮助患者早日的康复,那么抽动症的日常护理措施有哪些呢,相信这是大家都十分想要了解的,那么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护理抽动症的方法。
抽动症会不会影响寿命
现在有些年轻人,得了病就觉得是洪水猛兽,尤其是抽动症,很多年轻人不懂,认为这是婴幼儿才会得的,如果得了这方面的病就是自己快死了,总是问会影响寿命吗,今天就这个问题来给大家解答一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抽动症会不会影响寿命?
01:20
抽动症是什么疾病
抽动症是发生在儿童期的一种肌肉抽动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早期的儿童。抽动症为一种突然、短暂、重复、刻板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的抽动发作,表现为眨眼、挤眉、龇牙、耸肩、点头、躯体扭动、手臂摇动或踢脚、下肢抽动等。一般可短时间内自愈或经治疗而愈,顽固者可延数年,甚至延续到成人。现在多主张把病程在1个月到1年者称为暂时性抽动障碍;病程在1年以上称为慢性抽动障碍,在慢性抽动障碍中,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应不同时出现。
抽动症不治可以自愈吗
抽动症不治有可能自愈。如果病情较轻,家里环境、学校环境较好,孩子性格比较开朗,没有其他共患病,随着年龄增加能自愈。但自愈概率大约是50%左右,还有50%左右不能自愈,需要治疗。抽动症可能对孩子今后自信心有损伤,孩子该坐时坐不住,该正常发言时抽动、紧张,对的生活质量、今后工作都有影响,所以应积极去治疗。
语音时长 01:24

2020-03-09

58734次收听

成年人抽动症如何治
成年人的抽动障碍首先要明确小时候有没有这个病,如果小时候有这个病,是什么时候发作的?到成年期间有没有过治疗?如果没有过治疗,也可能是小时候的抽动障碍迁延到成年,这个时候治疗就相对比较困难,也可能会携带终生。但是这个病本身不是身体器官的疾病,不会引起健康威胁或者生命危险。但是它对成年人的心理和自信心是有影响的。如果是因为从小患病而迁延到成年,治疗效果可能不会很好。但是如果在成年以后出现抽动障碍,需要去找原因。首先它是不是像小孩的抽动障碍,还是因为有其他的神经系统的疾病,或者有癫痫、脑部的供血不足、多发性神经炎或神经系统其他的病变等等,要把这些疾病排除后,才能考虑是成年人的抽动障碍。因为这个病是儿科常见病,很少有成年人来看这个病,而且也很少见到“成年抽动障碍”的字样,诊断方面一般都是指儿童抽动障碍,所以如果成年人怀疑自己有这个病,首先是回顾从自己小到大是不是一直都有,如果是有的话,可以参考用儿童的常用药,或者可以用中药治疗。如果小时候没有患病,应该去做进一步的检查,排除神经系统其它的病变,才能考虑抽动障碍。
语音时长 02:10

2020-03-09

60551次收听

02:52
什么是小儿抽动症
小儿抽动症是以肢体不自主的抽动或者伴有语言性抽动,比如骂人、发脾气、大喊大叫、嗓子发声等,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儿童以及成人临床上都会发生抽动症。有颜面部的抽动,如挤眉弄眼、抽鼻子、努嘴、摇头晃脑、耸肩等,可以伴有肢体的不由自主的抽动,或者腹部的抽动。同时患者表现为脾气急,任性,注意力减退,学习下降等。有些孩子可能会有抑郁、自卑等表现。这些表现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单独出现。
03:04
抽动症能自愈吗
抽动症有时候没有经过治疗可以自行缓解。但是可能会在一次感冒或者一些其他的刺激后,会再次出现抽动症,也可能会以后再也不复发。抽动症的表现为不自主的行为动作,如摇头、耸肩、眨眼、抽鼻子。有些孩子在治疗一个疗程以后,几年都没有发作。有些患者在成年以后没有再发作,但是也有一些患者成年后会有一些不自主的相对比较刻板的动作。所以,建议家长或者患者坚持治疗。同时经常进行心理引导或者心理治疗,适当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减少其他疾病诱发抽动症的几率。
03:12
抽动症怎样医治
抽动症可以从中医清心、平肝、熄风和西医药物进行治疗。从西医的角度,一般使用氟哌啶醇、硫必利、舒必利、可乐定或者可乐定贴片这些药物。从中医的角度,认为抽动障碍一般与心和肝有关系。中医认为心主神智,肝主风。动摇、抽动、发声等症状与肝风内动有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神志比较涣散可能与心有关。在平肝熄风的时候还要柔肝,如养血柔肝、滋阴柔肝、补肾柔肝。中医讲肝和脾的关系,肝旺就可以克脾土,所以中医通过健脾来益肝。中医治疗根据孩子不同情况做不同辩证治疗。
01:39
儿童抽动症能自愈吗
儿童抽动症能不能自愈要看具体症状。对于儿童抽动症症状短暂、比较轻、初发的病人,有部分不需要药物治疗,这类病人可以自愈。但是有部分病人,即使使用药物治疗,也不能完全治愈,甚至有些发展到成人,症状依旧存在,这类病人通常占50%到70%。治疗抽动症,以患者不抽动、不挤眼、不皱鼻子为治愈的标准。对抽动症患者还需要注意心理行为,当患者有抽动症时,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可能会对患者心理上留下阴影,需要医生和家长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这类病人需要全方位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