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白蛋白低怎么补

发布时间:2019-04-2368750次浏览

白蛋白低的人,可以通过多吃牛羊肉等红肉,牛奶,鸡蛋,黄豆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进行食补,也可以通过输人血白蛋白,定期注射氨基酸等,为身体快速补充蛋白质,促使白蛋白值升高。

如果长期吃素食,或者特别的挑食,蛋白的摄取严重不足,有营养不良的问题时,就可能会出现白蛋白偏低的情况;也有些人因为患有心脏病,肾衰,肝病等疾病,影响白蛋白的合成,也会导致体内的白蛋白偏低,无论是哪一种原因导致的白蛋白偏低,都应该及时补充,那么,白蛋白低怎么补呢?
  一、饮食补充白蛋白
  白蛋白偏低的人,可以多吃一些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为身体补充白蛋白,这是一种比较安全,而且价格便宜的补白蛋白的方法,建议平时多吃以下几种食物:
  1.红肉
  红肉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营养价值非常高,所以白蛋白偏低的人可以适当的多吃,比如牛肉,羊肉,猪瘦肉等。不过肠胃功能不太好的人,红肉的食用量一定要适当,以免出现消化不良的问题。
  2.牛奶
  因为牛奶中含有大量优质的蛋白质,所以白蛋白偏低的人,平时应该多喝,除了牛奶之外,羊奶、马奶等也是可以的,如果对这些奶,有乳糖不耐受的问题,还可以改喝酸奶、奶粉等。
  3.鸡蛋
  鸡蛋也属于高蛋白的食物,所以白蛋白偏低的人,可以通过适当的多吃鸡蛋,为身体补充蛋白质,但是要注意蛋黄的蛋白质,含量虽然高,但是它的胆固醇含量,也特别高,所以患有心脏病的人,白蛋白偏低时,最好避免吃蛋黄,只吃蛋白就可以,其他的人,也要少吃点蛋白。除了鸡蛋之外,鹌鹑蛋、鹅蛋、鸽子蛋也是不错的选择。
  4.黄豆
  黄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在各种豆类中营养价值最高,而且也比较容易消化吸收,素食者想要为身体补充蛋白质,不妨选择这种食物。
  二、药物补充白蛋白
  如果患者的身体特别虚弱,平时饮食量特别少,仅靠食补无法满足身体,对于白蛋白的需求,可以输一些人血白蛋白,也可以定期注射氨基酸等,都可以快速的补充蛋白质。

相关推荐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偏高是什么
体内生成的红细胞,一般来讲是均匀的,是一致的。不同红细胞之间,大小差异是很小的。如果生成的红细胞明显偏离了这种变化,也就是大小不是均匀的,有大的、有小的,这时候就会引起,红细胞分布宽度的标准差偏离于正常范围。一般红细胞分布宽度,是根据很多检查进行计算以后所得到的一个值,并不是直接的测量值。在血红蛋白计数、在红细胞计数正常的情况下,分布宽度的大小一般没有绝对的临床意义。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一些溶血的病人,血液破坏加速、代偿性的红细胞生成、一些不太成熟的、一些偏于幼稚的红细胞会释放入血,就会引起红细胞分布宽度出现变化。一些贫血的病人,比如巨幼细胞贫血或者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病人,他生成的红细胞大小就会出现一些波动。比如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人,红细胞体积很明显的增大。而小细胞低色素的病人,红细胞生成体积就会很明显的减小,这部分病人也同样会引起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
语音时长 01:08

2021-12-30

76360次收听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高是怎么回事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即MCHC,是每升血液中红细胞内含有的全部血红蛋白量总和,正常范围是正常范围是27-34pg高于34pg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偏高。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偏高,通俗的理解就是每升血液中红细胞含有的血红蛋白量高了,此时可能是因为红细胞数量增多引起的,也可能是因为红细胞体积变大引起的。第一,红细胞数量增多了,平均血红蛋白量就会增加,这种情况常见于慢性缺氧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先天性发绀型心脏病,此外就是久居高原的居民,高原反应造成代偿性红细胞数量增加。第二,红细胞体积变大后导致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偏高,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就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这是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主要是造血原料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造成的,红细胞核内DNA合成障碍,细胞核增大,红细胞体积增大,但是在细胞质中血红蛋白的合成不受影响,所以红细胞内含有的血红蛋白量就相对增多,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就会偏高。第三,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分析,如果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高,同时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升高的情况,可能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等,这种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去血液科检查来明确,进行外周血涂片检查、骨髓穿刺、基因学检测等来诊断病因,确诊病因积极进行药物干预。
语音时长 02:22

2021-12-30

87028次收听

02:53
小孩体检血小板偏高是怎么回事
小孩体检血小板偏高,可能是生理性原因,也可能是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是比较多见的,体检时一般是空腹抽血进行化验,有时血液浓缩的问题,可能会造成血小板计数的轻度升高,但是其他血液学指标问题不大,这种情况不用担心,多喝水后血小板计数就正常了。另外孩子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比较快的阶段,炎热夏天喝水比较少或剧烈运动后水分蒸发比较多,也会引起血液浓缩,导致生理性的血小板增高,这些情况是不用进行治疗的,也没有必要担心。病理性的血小板增高,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来明确诊断。首先一些骨髓异常增生的疾病可能会发生在儿童身上,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很可能会导致血小板的增高。有些血液系统的病变具有家族遗传性,需要结合家族史来进行分析和判断。其次,如果孩子化验血常规前的几天,如果患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支原体感染、病毒感染等也很可能继发血小板增高,抗感染治疗后血小板也会恢复到正常。再次,儿童患有川崎病的情况下,也会引起血小板计数的明显偏高,此时要进行住院治疗,一般是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此外可以使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必要时需要换血疗法。血小板偏高需要看变化幅度,只要没有超过正常值的两倍以上,一般都是生理性升高,此时多给孩子喝水,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等,一个月后复查,这种血小板的略微升高现象可能会自然消失了。如果血小板数量出现明显的增高,需要查找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03:08
载脂蛋白B偏低是什么意思
载脂蛋白B可以参与低密度脂蛋白与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坏的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栓等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所以如果载脂蛋白B偏低,合成的坏胆固醇也会下降,对人体是有好处的。载脂蛋白B偏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理性减少,在剧烈运动后、或者长时间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可能会造成载脂蛋白B合成减少,另外长期坚持素食主义的人群,特别是一些爱美女性减肥过程中,可能出现载脂蛋白B的下降,长时间饮食结构比较单一,营养不良的状态也会造成身体比较瘦弱,体内脂肪比例低的情况下,携带的载脂蛋白B含量也会下降。这种情况下需要改善调整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注意多休息,放松心情。第二,药物性减少,一些特别的药物,如雌激素类药物、烟酸、甲状腺激素类药物、降血脂的药物等,在长期应用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载脂蛋白B轻度下降的情况。一般来说停用药物后载脂蛋白B也会逐渐恢复正常。第三,病理性减少,可见于心肌缺血性病变、肝脏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营养不良综合征等,特别是各种急慢性肝炎,造成肝细胞损伤后,肝脏的合成能力下降,会影响载脂蛋白的合成。此外,恶病质状态的病人,特别是消化道肿瘤晚期,不能进食的情况下,体内载脂蛋白B会严重下降的。
01:39
血小板总数偏高的原因
血小板总数偏高的原因比较多,临床上分为两大类,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升高,和非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小板计数升高。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升高,常见于骨髓增殖性肿瘤,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一些慢性白血病,特别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可以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升高。这种情况就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根据不同的病因确定综合的治疗方案。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比如一些急性的创伤、炎症,在应激情况下血小板计数增加。一些非血液系统的肿瘤,比如一些肺癌等,也可以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升高。
01:37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
临床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很多。一类是原发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再一类是非血液性疾病所继发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原发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导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继发的非血液系统疾病,比如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病毒的感染导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降低;年老体弱的病人、肝肾疾病、使用抗甲状腺和抗感染的药物也可以引起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减少。
03:05
超敏C反应蛋白偏高白细胞正常是怎么回事
超敏C反蛋白是一种炎性指标,主要反映炎症反应的。炎症反应最常见的就是细菌感染,有时一些病毒感染或原虫感染、真菌感染,也可以引起C反蛋白升高。此外,非感染性的炎症反应也可引起C反蛋白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但是白细胞正常,指的是非感染性的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可以是免疫反应,即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炎症反应,反应出来就是C反应蛋白升高。还有浆细胞疾病,也会反映出炎症反应增多。还有一些其他的肿瘤性疾病,也可以造成炎症反应,因为炎症反应是一种非感染性的,所以白细胞数量是不增高的。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是如何引起的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偏高,提示血小板数量减少或血小板无力症,可见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如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等,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疾病,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分布宽度是反映血液中血小板存在的体积大小不等的现象,定量反应血小板体积大小的抑制性参数,该参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成正相关。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能够反映人体骨髓中巨核细胞增生和代谢情况,及血液中的血小板生成情况。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容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4项参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若血小板计数PLT减少,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升高,则与免疫作用导致的血小板消耗,或破坏增加有关,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增高。所以,如果在血常规中发现血小板计数以及血小板的分布宽度降低,也要结合血液中的其他检查指标,进行综合评判,甚至可以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把外周血的血液情况和骨髓中的血液形态学结合起来进行判断。
语音时长 02:23

2021-07-09

101681次收听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是什么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与过敏、寄生虫感染等有关,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急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激素后。但单一性的降低,其临床意义不大。人体中正常成熟的白细胞可以分为5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组成成分之一,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杀伤细菌、寄生虫的功能,也是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可以释放颗粒性的内容物,引起细胞损伤,促进炎症进展。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表现为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增多。这种细胞数的周期性变化是与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量的昼夜波动有关,当血液中的皮质激素浓度增高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而当皮质激素浓度降低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增加。所以在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是增多还是减少,与很多疾病有关。如果发生单一的嗜酸性粒细胞数的增多或者减少,不一定有很明确的临床意义,还需要结合其他的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或减少,来进行综合的判断。
语音时长 02:19

2021-07-09

87002次收听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0.2是什么意思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0.2,说明做血常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比正常值低于0.2。正常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稍微有点偏低,只要没有出现临床症状,一般没有太大的临床意义。如果嗜酸性粒细胞出现偏高现象,说明有过敏或者寄生虫感染等疾病引起。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发病史,综合分析诊断,确诊后及时对症治疗。如果是嗜酸性粒细胞稍微有点偏低,需要咨询询问疾病史,比如某些人如果有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或者患有伤寒和副伤寒,以及刚刚做完大手术,或者发生过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也会引起血液系统应急性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偏低。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20

74648次收听

一个月献两次血浆有害吗
献血浆是一种公益行为,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一般献血浆一个月最多可进行两次,这种情况下对健康不会有太大危害,但如果间隔时间过短,则可造成身体抵抗力下降,因此要控制好献血浆的次数。
高粘滞血症是怎么引起的
高粘滞血症是一种高发的老年性疾病,引发的因素也有很多,首先和细胞性因素有关,血浆因素有关,另外和血管性因素也有一定关系,总之在出现之后就应该得到有效的治疗,如此就能够避免更多危险的出现,不容易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如何认识ABO血型和RH血型
ABO血型和RH血型都是根据人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类型来认识的,其中比较少见的是RH阴性血。也就是常说的熊猫型血。而这两种血型相对来说比较好辨别,只需要去做血常规检测基本上可分辨出来。另外,女性在生产前最好也去做血型检测,可避免新生儿溶血状况出现。
引起血小板升高的原因
血小板升高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引起血小板升高的原因是比较多的。当患有川崎病的时候,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大出血,在手术之后护理不当的时候,就会引起血小板升高。另外,当患者受到了病毒的感染的时候,也会引起血小板升高的情况。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
有些患者在检查的时候,出现了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的情况,导致这种情况有很多的原因,基本涉及伤寒、心肌梗塞等疾病,还有就是患者严重烧伤、大手术之后,也会出现此状况,由于涉及的疾病方面很多,所以在出现上述状况的时候就要及时就医、诊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