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胃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04-2859480次浏览

胃息肉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引起的,可以通过日常调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日常调理:胃息肉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平时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建议食用清淡的食物,不宜饮食过于辛辣、刺激。

2.药物治疗:胃息肉是一种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组织的突起状、乳头状的异常生长组织。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缓解不适症状。

3.手术治疗:胃息肉患者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时,一般建议通过高频电凝切除法的方式,通过胃镜取出息肉,从而改善症状。

相关推荐

02:04
胃里长息肉严重吗
胃里长息肉是否严重,与息肉的病理类型、生长部位、大小有关。胃底腺息肉是3-5mm、不超过1cm的小息肉,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不会超过1cm,没有恶变的情况,不需切除。增生性和炎性息肉,存在恶变的几率,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时,要杀菌并切除息肉。如果息肉病理检查是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如果不及时干预,随着息肉长大会变成恶性,转化成胃癌,所以需要切除。
02:14
胃里长息肉怎么治
胃里长息肉的治疗要根据息肉性质、多少、所在部位以及大小来决定,最重要的是病理组织学类型:一、胃底腺息肉不进行干预。二、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有较小的恶变风险。如果是孤立的、较大的息肉,同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幽门螺杆菌时要切除息肉。三、胃腺瘤性息肉是胃的癌前病变,不论息肉的大小、部位、范围,需要切除。根据所在部位和大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切除方式。如5mm以下的较小的息肉,可以在内镜下通过圈套器切除。超过5mm到1cm的息肉,可以用电切除。1cm以上甚至更大的情况,除了用电切除,如果息肉根部位置较深,怀疑有恶变的情况,还可能做ESD手术切除。
03:11
做胃镜前禁忌吃的药
抗凝药或者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是不能吃的。因为在做胃镜检查的时候,有可能会要进行活检,甚至是进行内镜下的息肉切除,一些出血的止血,静脉的套扎及黏膜的剥离等处理方式,所以一定要禁止使用这些导致出血的药物。这些药物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常用的有阿司匹林、肠溶片、波利维、泰嘉等,也有一些防止血栓形成的中成药,像银杏叶片、血塞通等药物,至少要停止服用5-7天才有效。还有就是抗炎的药物,常见的就是华法林,有口服的也有静脉应用的肝素。
01:57
胃息肉都需要切除吗
胃息肉是否需要进行切除取决于息肉的病理类型、大小以及数量。如果息肉的数量多,形态不好,体积又大,病理类型为腺瘤样息肉这样有癌变风险的胃息肉,一定要进行手术切除,一般选择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手术,创伤非常小,术后恢复非常快。饮食习惯、特殊的用药、遗传因素都是导致胃息肉发生的病因,胃息肉是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因此术后要定期复查胃镜,去关注有没有复发的情况。
胃有息肉严重吗
胃息肉一般不严重,但是有少部分人会出现癌变可能,胃息肉是非常常见的疾病。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较小时常无明显症状。胃息肉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临床症状。有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常表现为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较为少见。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阻。生长于贲门附近的息肉可有吞咽困难。胃息肉的治疗主要包括:内镜治疗及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04

2021-04-22

103694次收听

爆发胃息肉手术后疼痛吗
多发性胃息肉手术后可以出现轻微的疼痛,下面具体进行分析。多发性胃息肉,手术后可以出现轻微的疼痛,并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它的发病原因是由于除了有炎症以外,这时手术可以造成胃粘膜的损伤,也可以引起轻微的疼痛。疼痛的时间一般约一周左右,等粘膜损伤修复后,炎症改善后,这时疼痛会逐渐消失。在这期间,患者饮食应该注意不要吃难以消化,以及肥甘厚腻、辛辣的食物,应该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豆制品及牛奶等。以上食物容易引起胃肠胀气,可以加重术后不适的症状。在这期间,患者还应该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不要酗酒、抽烟等。
语音时长 01:14

2021-04-19

101473次收听

做完胃息肉几天能吃馒头
胃息肉手术如果是较小息肉通过简单治疗,如活检摘除、氩离子烧灼,术后2小时即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第二天就可以吃馒头;如果是较大息肉通过圈套电切、EMR、ESD进行摘除,需要禁食1至2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调整饮食,第4至5天左右可以吃馒头。胃镜息肉切除术后饮食管理,需根据患者息肉大小、治疗方式进行详细制定。胃镜息肉切除术后饮食尽量偏温凉,以免引起消化道出血。胃镜息肉切除术后饮食一定注意,而且胃息肉一般是在胃镜下进行切除,手术以后要担心胃腔内有没有出血以及有没有可能出现胃穿孔等情况的发生。如果是带蒂的息肉,或者息肉的颈部比较长、比较细,手术切除以后,相对来说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比较小,此时就需要关注胃腔内有没有出血就可以了。一般在手术后要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在第二天抽血常规检查,了解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
语音时长 01:29

2020-08-10

65419次收听

胃息肉1.2cm严重吗
胃息肉1.2cm还算是比较严重。胃息肉常和炎症、饮食因素有关系,一部分的患者可能是经常吃保健品或者刺激胃的食物,还有长期服用抑制胃酸的药物,都可以导致胃黏膜出现增生,进而引起息肉发生。胃息肉经常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但是癌前病变并不等于是癌,也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生癌变。大多数的情况下,胃息肉都是偶然经过胃镜检查发现,其它的检查其实并不能诊断胃息肉。发现的胃息肉通常分为增生性的息肉,炎性的息肉,胃底的腺息肉,腺瘤性的息肉,还有错构瘤性的息肉等,其中80%都是胃底的腺息肉,19%是增生性的息肉,胃里发现大部分的息肉都是这两种。而增生性的息肉和幽门螺杆菌有关。胃底腺息肉一般和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也就是奥美拉唑之类的药物有关。胃息肉中,如果直径>2cm广基的腺瘤样的息肉被认为是癌前病变,所以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生癌变。
语音时长 01:26

2020-08-10

56112次收听

胃息肉有哪些分型
胃息肉按照组织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前者不易发生癌变,后者癌变几率较高。
胃息肉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胃息肉诱发因素主要包括:精神因素、饮食因素、感染因素、药物因素以及吸烟酗酒等。
胃息肉的药物治疗方法
胃息肉,指的是胃黏膜向胃腔内突起,形成的的局限性的隆起性病变,大致可以分为肿瘤性息肉与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比较少,主要是指的是腺瘤性息肉,可能与家族遗传史有关。常常伴有其他部位的息肉,比如肠息肉、胆囊息肉等等,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性纤维性息肉以及胃底腺息肉等等。临床多见的比如增生型息肉与腺瘤性息肉。形成息肉的原因,可能与平时饮食结构或者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有关系,一般来说比较小的炎性息肉,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可以通过根治幽门螺杆菌达到治疗目的。如果是比较大的息肉或者是腺瘤性息肉,一般需要在胃镜底下行套扎或者是电切治疗,同时需要做病理检查,排除恶性息肉可能。息肉治疗以后,一般半年到一年左右,需要复查胃镜,因为有可能复发。
语音时长 01:30

2020-02-12

55159次收听

胃增生是怎么回事
胃增生即胃息肉,这类患者往往会有食欲不振、恶心等不适症状。胃增生的出现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也可能是由于胆汁反流或服用了抑酸药而导致的。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抽烟、喝酒等对胃黏膜也有很大损害,也可导致胃增生的出现。
02:02
胃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胃息肉的原因,目前还没有特别明确的答案。实际上胃息肉也分好多种,炎性息肉,胃底腺息肉,这里主要讲胃底腺息肉。和所有疾病一样,胃底腺息肉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内源性的遗传问题。另外,很多都和病人长期服用抑酸药有关系,主要是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用抑酸药保护食道,抑制胃酸以后,机体分泌胃泌素会大大增加,导致局部腺体增生,也就是胃底腺。还有就是胆汁,胆汁酸从十二指肠乳头返到胃,刺激胃底腺局部增生。
胃底息肉必须切除吗
胃底息肉通常都是需要进行切除的。倘若属于增生性胃息肉,那么有可能诱发糜烂出血这种不良症状的出现,通常需要借助内镜来进行切除,以免酿成严重的后果;倘若属于腺瘤性胃息肉,那么容易诱发癌变,需要及早进行切除,而且还要定期检查。
胃息肉手术后多久恢复
胃息肉手术后一般需经过一周左右才能恢复,不过具体情况也因人而异,建议要注意术后的各种护理,尤其是在手术后需要严格禁食,排气后方可饮水,而在手术后次日可逐渐恢复饮食,但要以流质食物为主,并且应避免饮酒,还要让身体适当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