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2008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解读

发布时间:2018-05-2263395次浏览

一、关于哮喘的诊断与分级

指南将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应用于儿童期各个年龄组,不再强调婴幼儿哮喘的诊断。由于喘息在学龄前儿童是很常见的临床表现,非哮喘的学龄前儿童也会发生反复喘息。指南将5岁以下儿童喘息分成3种临床表型:

(1)早期一过性喘息:多见于早产和父母吸烟者,喘息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肺的发育延迟所致,年龄的增长使肺的发育逐渐成熟,大多数患儿在3岁之内喘息逐渐消失。

(2)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指3岁前起病):患儿主要表现为与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的反复喘息,本人无特应症表现,也无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症状一般持续至学龄期,部分病人在12岁时仍然有症状。小于2岁的儿童,喘息发作的原因通常与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有关,2岁以上的儿童,往往与鼻病毒等其它病毒感染有关。

(3)迟发性喘息/哮喘:这些儿童有典型的特应症背景,往往伴有湿疹,哮喘症状常迁延持续至成人期,气道有典型的哮喘病理特征。

80%以上的哮喘起始于3岁前,具有肺功能损害的持续性哮喘患者,其肺功能损害往往开始于学龄前期,因此从喘息的学龄前儿童中把可能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患儿识别出来进行有效早期干预是必要的。由于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和指标作为学龄前喘息儿童哮喘确诊的依据,指南提出如喘息儿童具有以下临床症状特点时高度提示哮喘的诊断:

(1)多于每月1次的频繁发作性喘息;

(2)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

(3)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歇性夜间咳嗽;

(4)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

为使临床医生能有效地预测3岁内喘息儿童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危险性,指南新增加了哮喘预测指数:在过去1年喘息≥4次,具有一项主要危险因素或两项次要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父母有哮喘病史;

(2)经医生诊断为特应性皮炎;

(3)有吸入变应原致敏的依据。

次要危险因素包括:

(1)有食物变应原致敏的依据;

(2)外周血嗜酸性细胞³4%;

(3)与感冒无关的喘息。如哮喘预测指数阳性,建议按哮喘规范治疗。对于反复喘息而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学龄前儿童建议使用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2~6周后进行再评估。指南强调,学龄前喘息儿童大部分预后良好,其哮喘样症状随年龄增长可能自然缓解,对这些患儿必须定期(3~6个月)重新评估以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抗哮喘治疗。

指南将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改为:

(1)咳嗽持续>4周,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重,以干咳为主;

(2)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

(3)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效;

(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或)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6)个人或一、二级亲属特应性疾病史,或变应原检测阳性。其中,指南将原“咳嗽持续时间大于1月”改为“大于4周”,将原“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改为“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效”,并将1~4项均列为诊断基本条件。

指南新增加了儿童哮喘诊断和病情监测评估的相关检查,介绍了肺功能检测、过敏状态检测及气道无创炎症指标检测在哮喘诊断、控制状态评估及制定哮喘治疗方案中的作用。指南强调了变应原致敏在哮喘发病中的重要性,提出吸入变应原致敏是儿童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儿童早期食物致敏可增加吸入变应原致敏的危险性,并可预测持续性哮喘的发生。因此,对于所有反复喘息怀疑哮喘的儿童,尤其是无法配合进行肺功能检测的学龄前儿童,均推荐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测定,以了解患者的过敏状态,协助哮喘诊断。

哮喘的分期变化不大,仍根据临床表现将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只是将临床缓解期的定义由“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改为“维持3月以上”,以符合目前临床治疗。

哮喘的分级变化较大。新增加了哮喘控制水平的分级。哮喘控制水平的分级根据有无(或≤2次/周)日间症状;有无日常活动和运动受限;有无夜间症状或因哮喘发作夜间憋醒;有无需(或≤2次/周)接受缓解药物治疗;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无哮喘急性加重等将哮喘分为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这种分级方法实用、简单,更容易被临床医师掌握,有助于取得更好的哮喘控制。指南中继续使用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主要用于治疗前或初始治疗时严重程度的判断,在临床研究中更有其应用价值。并继续沿用哮喘急性发作严重度分级。

二、关于哮喘的治疗药物

指南将哮喘治疗药物分为长期控制用药和缓解用药。吸入激素仍是长期控制用药中的首选药物。循证医学显示每日吸入100~200mɡ布地奈德或其他等效ICS可使大多数患儿的哮喘得到控制。少数患儿可能需每日400mɡ或更高剂量布地奈德或其他等效ICS才能完全控制哮喘。但大多数5岁以下患儿每日400mɡ布地奈德或其他等效ICS已接近最大治疗效能。另外,吸入激素大于400mɡ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参照2007GINA方案,指南将5岁以下儿童吸入激素的剂量做了较大的调整。取消了不同吸入激素之间的剂量换算,低剂量吸入激素量由原来的100-400μg改为100-200μg,中剂量吸入激素由400μg-800μg改为200-400ug,高剂量吸入激素由大于800μg改为大于400μg,强调了在低龄儿童要注意吸入激素的安全性。

指南提高了白三烯调节剂在哮喘治疗中的地位,可单独应用于轻度持续哮喘的治疗,尤其适用于无法应用或不愿使用ICS、或伴过敏性鼻炎的患儿。白三烯调节剂可部分预防运动诱发性支气管痉挛及病毒诱发性的喘息发作。但指南同时指出单独应用该药的疗效不如吸入糖皮质激素。

ICS与LABA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炎和平喘作用,可获得相当于(或优于)加倍ICS剂量时的疗效,并可增加患儿的依从性、减少较大剂量ICS的不良反应,尤其适用于中重度哮喘患儿的长期治疗。鉴于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考虑,不应单独使用LABA。

在抗过敏药物中,去掉了2003年版常规中的“酮替芬不推荐在儿童中使用”。有关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指南肯定了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可以预防对其他变应原的致敏。提出对于已证明对变应原致敏的哮喘患者,在无法避免接触变应原和药物治疗症状控制不良时,可以考虑针对变应原的特异性免疫治疗。一般不主张多种变应原同时脱敏治疗。5岁以下儿童SLIT的有效性尚未确定。强调应在良好环境控制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考虑对确定变应原致敏的哮喘儿童进行SIT。特别注意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急性全身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和哮喘严重发作。

指南新提出了抗IgE抗体对IgE介导的过敏性哮喘具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价格昂贵,仅适用于血清IgE明显升高、吸入糖皮质激素无法控制的12岁以上重度持续性过敏性哮喘患儿。

三、关于哮喘的治疗方案

指南强调了治疗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症状的控制。以哮喘控制水平为目标的哮喘长期治疗方案可使患者得到更充分的治疗,使大多数哮喘患者达到临床控制。在防治原则中强调了药物治疗要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重视哮喘防治教育、变应原回避、患儿心理问题的处理、生命质量的提高、药物经济学等诸方面在哮喘长期管理中的作用。

长期治疗方案变化较大。指南改变了过去按哮喘病情严重度治疗的方案,强调按哮喘控制情况进行治疗,这样兼顾了哮喘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病人对治疗的反应。指南根据年龄分为5岁及以上的和5岁以下的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长期治疗方案分为5级,从第2级到第5级的治疗方案中都有不同的哮喘控制药物可供选择。对以往未经规范治疗的初诊哮喘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级,选择第2级、第3级或第4级治疗方案。在各级治疗中,每1~3个月审核1次治疗方案,根据病情控制情况适当调整治疗方案。如哮喘控制, 并维持至少3个月,治疗方案可考虑降级,直至确定维持哮喘控制的最小剂量。如部分控制,可考虑升级治疗以达到控制。如未控制,可升级或越级治疗直至达到控制。根据病情按需使用缓解药物。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仍是目前最有效的缓解药物,是所有年龄儿童急性哮喘的首选治疗药物。指南新增加了5岁及以上儿童如果使用含有福莫特罗和布地奈德单一吸入剂进行治疗时,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可作为控制和缓解药物应用。

对于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是ICS,对于大多数病人推荐使用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第2级)作为初始控制治疗。如果低剂量ICS不能控制症状,增加ICS剂量是最佳选择。无法应用或不愿使用ICS、或伴过敏性鼻炎的患儿可选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调任何年龄都不应将LABA作为单药治疗,只能在使用适量ICS时作为联合治疗使用。

关于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根据急性发作的严重程度及对初始治疗措施的反应,在原治疗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对任何危重哮喘患儿应置于良好的医疗环境中,对未作气管插管者,禁用镇静剂。

指南强调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重症哮喘发作的一线药物,早期使用可以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大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儿童哮喘发作的治疗有一定帮助,选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液1mg/次,每6-8小时1次。但病情严重时不能以吸入治疗替代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四、关于哮喘防治教育与管理

指南强调了通过有效的哮喘防治教育与管理,建立医患之间的伙伴关系,是达到哮喘良好控制目标最基本的环节。通过哮喘防治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哮喘的发病机制,对治疗达成共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实现哮喘的自我监测。指南新增加了心理因素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在哮喘防治教育中,除了对患者进行教育外,指南还强调了对医护人员,尤其是专科医生的教育,提高哮喘新知识的普及工作。

在哮喘的管理中,提出以医院专科门诊为基础,建立哮喘之家、哮喘俱乐部、哮喘联谊会等组织,与患者及家属建立伙伴关系,让哮喘患儿及其亲属对哮喘防治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和良好的依从性,坚持治疗。建立哮喘患者档案、制定长期防治计划,定期(1~3月)随访。

参照GINA文件,指南提出了哮喘长期管理的循环模式图,即评估、治疗和监测。评估、治疗和监测哮喘治疗的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大多数患者或家属通过医患共同制定的药物干预策略,能够达到这一目标。患者的初始治疗以患者哮喘的严重度为依据,治疗方案的调整以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为依据,包括准确评估哮喘控制、持续治疗以达到哮喘控制,以及定期监测哮喘控制这样一个持续循环过程。

哮喘控制评估的客观手段是肺功能及PEF的测定。有条件可以每3个月做一次肺功能检测,6岁以上的患者有条件可以每天坚持测PEF,并记录在哮喘日记中。一些经过临床验证的哮喘控制评估工具如C-ACT和ACQ可用于评估哮喘控制水平,作为肺功能的补充,既适用于医生、也适用于患者自我评估哮喘控制,患者可以在就诊前或就诊期间完成哮喘控制水平的自我评估。

相关推荐

血液黑色是怎么回事
血液颜色呈黑色,实际上就是指血液颜色比较深,呈现一种暗红色。颜色比较深有比较多的原因,最常见的就是早起,空腹抽血的时候,由于长时间的禁食、禁水,血液发生了浓缩,血液的黏稠度增高,这样看到早上起,抽血的时候可以看到血液的颜色是非常深的一种颜色,血液浓缩造成的一种表现。还有一种就是长期缺氧造成的血液颜色比较深,呈暗红色,这样的情况也是非常常见的。这样的情况最多见的就是慢性缺氧的病人,比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以及肺心病的、呼吸道疾病的、慢性疾病的病人,由于长期缺氧,包括了组织缺氧,就会使红细胞携带有氧的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下降,这样就会出现血液的颜色呈暗红色。如果通过改善,通过吸氧改善缺氧的状态,血的颜色也会逐渐的恢复成比较鲜红的颜色。如果血液经常是暗红色、深色的表现,建议病人平时要多喝一些水,尽量减少发生血浓缩的状态,尽量到户外呼吸一些新鲜的空气,帮助血红蛋白增加血氧的可能。如果是病人,尤其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就适当的通过氧疗来改善缺氧的状态。
语音时长 02:10

2021-10-15

63126次收听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饮食禁忌
小儿支气管哮喘一定要注意饮食禁忌。特别是一些容易过敏的食物,一定不要吃。比如一些海鲜类的食物,还有一些自身具有过敏性的食物。另外也不要吃生冷刺激的食物,避免出现症状加重的表现,生痰的食物也不要吃。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表现有哪些
儿童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是咳嗽、喘息、胸闷或气急等,重者表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此疾病发作特点分为突然发作和诱因发作,如花粉过敏,吸入花粉,突然表现咳嗽、喘息,重者表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这是哮喘的主要的表现,哮喘可以自发缓解,不同于炎症引起的喘息。除此之外,还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尤其接触变应原时,有的运动时发生喘,有的大哭大笑、闻到特殊的气味、烟味都可以发生哮喘。
语音时长 01:02

2020-03-19

61387次收听

小儿支气管哮喘有哪些危害
小儿支气管哮喘现在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而且逐年上升,这主要是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达的程度,哮喘的发病率在明显的上升,给儿童带来的危害。慢性的气道炎症,是反反复复的发作,而且发作严重时候,甚至出现致死性哮喘,就是猝死。哮喘的危害主要是影响患儿平时日常生活,包括学业、生活的质量都受到影响,另外包括家长身心健康、经济上负担,这都是一定的危害。严重的哮喘对患者来说,是致命的打击,甚至可以导致远期的气道的阻塞,堵塞性的肺功能障碍,甚至发生慢阻肺这些表现,还有生活可能难以去自理。
语音时长 01:15

2020-03-19

61928次收听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症状
儿童支气管哮喘分为轻、中、重几个程度,每一个阶段的临床症状都不同。轻度时会伴有干咳、咳痰等症状,有时候还会呛咳。中度的时候,咳嗽症状会加重,同时伴有哮鸣音。一旦病情达到了重度,那咳嗽频率反而减少了,但是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
小儿支气管哮喘应该注意什么
患有支气管哮喘的孩子一定要注意躲避过敏原,生活中的灰尘、花粉、油烟等,都可能会引发哮喘,因此家长要注意让孩子远离这些环境。饮食上也要注意,不能吃易过敏的食物。此外就是要注意预防,同时还要坚持规范治疗。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症状
小儿支气管哮喘症状与患儿病情轻重程度有关,轻者表现为流清涕,连续打喷嚏,咳嗽,喘息,胸闷。重者有呼吸困难。更严重的呈现端坐样呼吸,恐惧不安,大汗淋漓,面色青灰。此刻患儿有缺氧的表现,有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胸闷,乏力等。同时还与引起哮喘的诱发因素有关,病毒性感冒是哮喘发作的重要诱因,同时还伴有病毒感染的表现,如发热,咳嗽,恶心,乏力,肌肉酸痛等。因此,预防病毒性感冒可减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语音时长 01:15

2020-02-10

60177次收听

01:53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胸闷、气急。发作特点比较突然,会反复的发作,会在过敏原的刺激下诱发。哮喘可以自发缓解,也可以药物缓解,不同于炎症引起的喘息。儿童哮喘在哮喘发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由于家长不重视,第1次发作没经验,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影响治疗,导致哮喘反复发作。运动可以引发哮喘,闻到特殊气味也会引起哮喘的发作,如烟味。大多数儿童哮喘的发作和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相关,最常见的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
02:14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临床体征,是否有家族过敏疾病史,肺功能检查,必要时做过敏原检测。1、临床症状,表现为发作性的咳嗽、喘、胸闷、气急。2、临床体征,肺部可听到喘鸣音、哮鸣音、呼吸相延长,发作突然,可自然缓解。哮喘的诊断主要依据呼吸道的症状、体征以及肺功能的检查,并排除引起相关症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感染性疾病越来越少,过敏性疾病越来越多,特别是哮喘,所以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是比较重要的。
小儿支气管哮喘可以治愈吗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胸闷、气短,应及早发现、诊断和治疗。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达到临床缓解和控制,孩子也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同时,预防儿童支气管哮喘也非常重要。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支气管哮喘有可能是因为遗传因素导致发病的,所以支气管哮喘患者需要对自己的孩子尽早进行相关检查。其次还有可能是因为小孩子患上慢性支气管炎,并且长时间无法治愈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因为受到空气污染的影响,导致小孩的支气管组织发生病变,导致的出现支气管哮喘。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支气管哮喘主要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大部分支气管哮喘的孩子都可以追溯到家族史,有过敏体质,比如对花粉、动物的皮毛过敏,对饮食有过敏,比如鸡蛋、牛奶过敏,自己本身也有过敏病史,比如有湿疹、过敏性鼻炎。它的发病主要是气道高反应,就是对外界的刺激造成支气管的痉挛、黏膜水肿、分泌增加,造成气道堵塞引起支气管哮喘发作。
语音时长 01:18

2019-01-24

59879次收听

01:37
儿童哮喘的原因
儿童支气管哮喘起病可因不同年龄,不同诱因有所不同,婴幼儿哮喘多数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后诱发,起病较缓,而儿童哮喘多由吸入变应原诱发,起病较急。小儿支气管哮喘成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大部分支气管哮喘多与基因遗传有关,或孩子本身是过敏体质,比如对花粉和动物皮毛过敏,亦或对饮食过敏,如鸡蛋、牛奶、芒果等,另外孩子本身曾有过敏病史,如患过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发病主要与气道高反应相关,即外界刺激造成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分泌增加造成气道堵塞,引起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01:36
儿童哮喘的症状
儿童支气管哮喘一般为突然发作,起病较急,出现咳嗽、流鼻涕且伴有喘息,喘息表现为呼气延长。支气管哮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诱因多样性,即很多因素可引起支气管哮喘,如过敏原、非特异性刺激物质、气候因素、遗传因素等。二,节律性,是指支气管哮喘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后加重。三,季节性,冬春季容易发作或气温突然变冷或气压降低,常可激发哮喘发作。因此,一般冬春两季儿童发病明显增加。四,可逆性,其症状一般都可逆,不会造成长期固定的损伤。
01:37
小儿哮喘能根治吗
小儿支气管哮喘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虽然目前不能做到完全根治,但可通过治疗减少发作期,延长缓解期,从而达到病情的长期缓解。目前采取中西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西药治疗方便而且起效快,中药用药疗效持久,同时通过增加免疫功能,减少发作,提高生活质量,可以达到长期缓解。同时家长有必要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达到哮喘的长期缓解。只要能够合理的规范地长期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够使哮喘症状得到理想的控制,减少复发乃至不发作,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