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
血管内介入技术是在医学影响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丝和导管等器械所进行的诊断与治疗操作。早在1929年Forssmann先提出将导管插入血管造影的设想,并在自己身上用导管从肘静脉成功的插入心房。1953年Seldinger发明了经皮穿刺股动脉,用导丝引导导管插入的血管造影技术。虽然近年来超声、CT和MRI的发展,使许多疾病的影像学检查内容和程序发生了较大变化,但这些无创伤性检查只能作为筛选性方法,而介入治疗前的血管造影仍是明确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的最可靠和最直观的方法。
血管内介入技术所需要的造影设备有:X线机、影像增强器、快速连续换片装置、高压注射器等。常用的介入治疗器具包括:穿刺针、导引导丝、导管鞘和导管等;治疗前要了解这些器具的性能及不同情况下的选择,需相互匹配。否则,插管不易成功,甚至导致并发症。
血管造影的适应证:1)血管本身的病变,如原发性或继发性出血、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动脉瘤、动-静脉瘘等;(2)软组织或器官病变与血管病变的鉴别诊断;(3)某些肿瘤手术前了解血供情况或与重要血管的关系;(4)血管病变手术后随访;(5)血管病变的介入放射学治疗。禁忌症:碘过敏试验阳性或明显过敏体质;(2)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3)严重凝血功能障碍;(4)恶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多发性骨髓瘤;(5)重度全身性感染或穿刺部位有炎症;(6)妊娠三个月以上者。
患者造影术前准备:(1)造影术前作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及其它辅助检查;(2)做碘过敏试验;(3)穿刺部位备皮;(4)术前4小时禁食水;(5)术前30分钟给患者肌注安定10mg(必要时)。
常用穿刺部位:(1)股动、静脉,适用于一次性大剂量药物注入和栓塞;(2)锁骨下动、静脉,主要适用于动脉化疗药盒置入术,同时也可用于同侧椎动脉、冠状动脉、左心室、及胸、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的介入诊断及治疗。(3)腋及肱动、静脉,它不是常规入路,仅在各种原因导致不能经股动脉穿刺或要保留数日进行连续灌注者;(4)颈动、静脉头颈部介入有时用。也可在术中进行动脉穿刺,保留导管在皮下埋入灌注泵,将泵与导管连接,从泵口连续灌入抗癌药物。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脊髓肿瘤与脊柱肿瘤有什么不同
- 2 什么是肿瘤
- 3 肿瘤是怎么引起的
- 4 肿瘤是怎么形成的呢?
- 5 肿瘤是怎样造成的
- 6 什么是肿瘤?
- 7 脑部肿瘤包括哪些肿瘤?
- 8 肿瘤是怎么形成的?